各学院(部):
根据《关于开展课程考核及评价方法改革的意见(试行)》(2017)闽院教193号文件要求,为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建构、考核和管理,近年来我校持续开展课程形成性评价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课程全面覆盖。为进一步做好本学期课程形成性评价工作,推进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各教学单位应积极组织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大纲、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要求开展课程形成性评价。任课教师应完善课程考核方案,严格按照制定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开展课程考核工作,及时向学生反馈过程性考核结果,查缺补漏,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及存档工作。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1.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内容要涵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操作与表述等,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课堂参与、平时作业、阶段测验、期末考试、实验技能、综合设计、实习日志、实习报告、语言表述、学习态度等。其评价结果都是课程评价的指标。
2.考核方法灵活多样。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平时情况、学习报告、小测验、课堂讨论;出勤、学习态度等,都可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方法。
3.成绩评定办法科学合理。课程成绩评定中各项指标的取舍及其权重,也因各学科类型、课程性质和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但评价方案要明确、可行、公开。平时考核成绩应如实记载,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以确保平时成绩取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课程总成绩由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原则上不超过总评成绩的60%,各类各门课程在过程考核的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构成要素和分值比例,如实验、实习实训环节在课程中所占比重较大者,在设计考核评价方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二)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的反馈机制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施即时、动态、多次的学生评价,实时收集各方的评价结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学生本人,对学习过程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其对自身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进行反思和调控;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反馈信息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
2.认真撰写课程考核分析报告。课程考核分析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考核内容情况、考核成绩有无不正常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考核成绩状况及其原因、分析与总结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等情况及其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下一轮授课和考核提出改进设想和措施。
(三)各教学单位结合本轮审核评估要求开展自查
各教学单位结合第二轮审核评估要求对参与形成性评价改革的课程加强监督,对其实施方案、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及成绩分析报告等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其改革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要进行客观评价,避免改革流于形式;教务处将在审核评估教学材料检查环节督查、抽查各单位形成性评价工作情况。
1.教学大纲或《闽江学院课程成绩评定方案审核表》(附件1)(教学大纲有体现的可不必填写审核表)是否明确考核评价方式;各项成绩构成记录及依据;成绩评定是否合理;课程考核分析报告等材料。
2.自查情况要形成记录,内容包括:年级专业、课程、检查时间、项目、人数、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
3.各教学单位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任课教师不按规定开展形成性评价,要及时进行纠正。
(四)进一步扩大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范围
为更加全面地做好课程形成性评价工作,本学期形成性评价工作原则上覆盖所有开设课程,课程范围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毕业论文除外)。
二、材料提交
各开课单位应做好课程成绩评定方案的自查工作,并汇总本学期实行形成性评价的课程信息(格式见附件2)于2024年6月14日(第16周)前提交至学务科;本学期课程考核结束后,各开课单位针对本学期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开展工作检查,并形成总结报告(参考模板见附件3),于2024年7月5日(第19周)前提交至学务科。汇总表和总结报告均需在要求时间内提交电子文档(发送至458399054@qq.com)和纸质签章文档(报送学务科)。
任课教师对形成性评价工作如有疑问,所在部门教学秘书应负责做好解释说明;各教学单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教务处联系,学务科联系电话:83761512,实践科联系电话:83761170。
附件:1.闽江学院课程成绩评定方案审核表
2.闽江学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形成性评价课程汇总表
3.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XX学院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总结
教务处
2024年5月22日
附件1 闽江学院课程成绩评定方案审核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
| 课程性质 |
| |
课程代码 |
| 课时数 |
| |
开课单位 |
| 主讲教师 |
| |
授课班级 |
| 班级人数 |
| |
一、本课程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 ||||
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 %,终结性考核所占比例 %。 | ||||
二、形成性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合计为100%) | ||||
□考 勤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分组讨论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课后作业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论文报告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课堂测验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实验实践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实训报告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社会调查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实习日志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实习报告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学生自评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学生互评 占过程性考核的 % | |||
□其它: 占过程性考核的 % 三、终结性评价:(举例)评价形式:课程结束理论考试(闭卷)。 题型及所占分值为:选择题50%、名词解释 10%、填空题 10%、简答题 15%、案例分析 15%。 | ||||
课程负责人签字: | ||||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
学院(部)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备注:本表一式二份,学院(部)、教师本人各存一份。 |
附件2
闽江学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形成性评价课程汇总表
开课单位: 填表人: 填报日期:
序号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姓名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 | 教学班 | 教学班组成 | 考核成绩构成比例 | |
平时占比% | 期末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按课程名称首字母排序;上述表格如篇幅不够可自行添加)
附件3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XX学院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总结
(参考格式)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学院共开设XX门课程......。如下表:(同一课程代码、多个不同教学班的按一门计)
课程性质 | 公共必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集中实践课 | 合计 |
总门数 |
|
|
|
|
|
|
|
实行形成性评价的门数 |
|
|
|
|
|
|
|
占比(%) | % | % | % | % | % | % | % |
实行形成性评价的课程中以课程组为单位按同一考核方式实施的课程有XX门,包括《课程名称》XX门次......。
二、主要做法
1.
2.
......
三、存在问题
1.
2.
......
四、改进措施
1.
2.
......
分送:各相关单位,存档。 |
闽江学院教务处办公室 2024年5月2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