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语见世界”口述影像助盲社会实践队前往福州不离岛乌龙江营地,开展无障碍交流活动。实践队成员与指导老师郭崚、郑凌茜、黄娴、赵莉莉一道,携手7位视障伙伴共度一段富有温度与深度的夏日时光。活动包括破冰游戏、感官体验、草地晚餐与音乐交流等多个沉浸式互动环节,既让视障伙伴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也为青年语言服务者提供了一次触动心灵的实践契机。
活动从自我介绍环节开始,随后展开的“摸脸猜人”游戏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除全盲伙伴外,所有低视力伙伴与实践队员一同戴上眼罩,仅凭触觉辨认他人的发型特征和五官轮廓来匹配其姓名。触碰的瞬间,陌生与拘谨悄然消解,逐渐生发出亲近与松弛。实践队员在黑暗中体验到视障者依靠触觉“识人”的专注与敏锐,也由此对“感知”二字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傍晚时分,江畔草地在余晖映照下显得格外柔和。实践队员挽起视障伙伴的手臂,一同缓步前行。他们细致地引导着行进路线,提醒前方碎石小道的位置,指出三步之外的低矮台阶,并时刻叮嘱注意脚下安全。队员们将视觉信息转化为精准的方位描述,包括右侧高过脚踝的草丛,以及前方两米处斜伸枝条的低矮小树。视障伙伴们专注聆听环境声音,通过足底感知地面变化,并用手轻触枝叶的形态。
天色渐暗,众人围坐在帐篷内的餐桌旁共进晚餐。实践队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翻烤食材,有的照看沸腾的火锅,还有的细心关注视障同伴的用餐情况。其中尤为可贵的是队员与视障同伴间的默契配合,队员会适时告知食物的状态和位置,视障同伴则以温暖的回应表达感谢,并提醒队员也要照顾好自己。在这你来我往的互动中,简单的餐食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实践队员与视障同伴的关系也从单纯的服务关系逐渐转变为平等的共享时光。
夜幕降临,草地音乐会在温馨的灯光中拉开帷幕。视障者刘先生以电吹管独奏《你的万水千山》,悠扬的旋律如江风般流淌,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随后,实践队师生献唱《稻香》,轻快的歌声洋溢着青春的热忱。多位视障伙伴相继登台献艺,从《无言的结局》到《朋友》,清亮动人的歌声传递着真挚情感。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没有被照顾者的区分,所有人都在用音乐构建情感纽带,共同感受艺术表达的自由与欢乐。
此次无障碍交流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在实景体验中深入了解视障群体的真实需求与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与伙伴们的互动中,切身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它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感知的延伸,是连接人与人、世界与世界的桥梁。
当语言不再是表面的叙述,而成为情境的引导、感官的补充与尊重的体现,我们才真正走近“无障碍”的本质:不是替代视觉,而是激活多重感知。不是给予关爱,而是创造平等。正是这样的跨群体对话与真实联接,成为推动无障碍语言服务持续优化的真正动力。
(新澳门六合彩资料库 邵文妍 通讯员 李亚飞)